Skip to main content
头部广告图片
  主页 > 英超

kaiyun2020年“三农”十大新闻

2024-01-13 浏览:

  编者按: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,在习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,我国“三农”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。这一年kaiyun,,“三农”领域里许多大事、难事逐步落实,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,长江流域禁捕工作启动;这一年,中央决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实现“三农”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……

 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,铭记历史方能更好地开创未来。农民日报始终关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,竭力推动乡村振兴。岁末年初,农民日报社通过大数据搜索与分析,经评委会投票,评选出2020年国内“三农”领域十大新闻,邀您一起回顾这一特殊年份的“三农”大事。

  2020年11月23日,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,省内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。至此,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。12月3日,习指出,经过8年持续奋斗,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,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,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。

 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、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,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加强蔬菜、肉蛋奶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,落实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稳妥有序推进农民工返岗复工,积极支持就近创业就业,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,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

  2020年12月10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关于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》显示,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,比上年增加113亿斤,创历史新高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。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、克服各种风险挑战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。会议提出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30日,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会上强调,抓重点kaiyun,、抓要害、抓落实,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,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,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。

  2020年11月初,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,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%以上,已有23个省份提前完成产能恢复任务目标,全国生猪存栏最迟至2021年上半年就会恢复到常年水平。2020年以来,各地认真落实生猪生产恢复扶持政策,加快养殖场户扩能增养,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,有力推动了生猪生产恢复。

  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。2020年7月8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从强化政治站位、强化转产安置、开展专项政治、加强考核检查等方面全面转好落实长江禁捕相关工作。截至12月,通过发展产业、务工就业、扶持创业和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,各地累计落实社会保障21.8万人,帮助16.5万人实现转产就业。

  2018年,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》,以农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,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。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,为了进一步夯实整治工作,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各地以县为单位开展验收,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,确保干干净净迎小康。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,扭转了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,村容村貌明显改善。

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“粮食安全保障法”列为一类立法项目,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进法律起草工作。反对浪费粮食、倡导节约粮食等内容,应当在粮食安全保障法中有所反映和体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,采取出台相关文件、开展“光盘行动”等措施,大力整治浪费之风,“舌尖上的浪费”现象有所改观,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。

  2020年12月29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《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(2020)》。《分类》将统计口径从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环节,拓展到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营销、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,客观反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规律,充分体现农业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,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、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2020年3月18日,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联合印发《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(2020—2025年)》,部署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,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力争到2025年,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.4亿亩,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%左右,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、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